《诗与哲学》-完-4.5

作者: [西班牙]乔治·桑塔亚那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三位哲学诗人卢克莱修、但丁及歌德
译者: 华明
出版年: 2021-4
页数: 216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0190534

简介:

卢克莱修、但丁、歌德,每个人都是一个时代的典型代表,他们的诗作在哲学的指引下,以时代的最高认识能力观察世界,用人类的最高艺术天才幻化现实。诗人在本质上是在追求一种哲学吗?抑或哲学最终不过就是诗?本书对三位知名诗人的解读,旨在反映这样一个主题:灵动的诗歌与严肃的哲学看似对立,实则具有共性。能以出色的想象力与文字表达揭示万事万物的秩序的人,便是真正的哲学诗人。

作者:

乔治·桑塔亚那,知名哲学家、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早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并留校任教,后返回欧洲,专心于哲学沉思与创作。代表作有《美感》《怀疑主义和动物信仰》《理性的生活》《存在诸领域》《最后的清教徒》等。

译者:

华明,字亮之,号江海闲人,生于四川成都。中央戏剧学院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品特研究》《西方先锋派电影史论》《崩溃的剧场——西方先锋派戏剧》《悲剧的奥尼尔与奥尼尔的悲剧》,译有《马洛戏剧全集》等作品十余部,论文、小说、诗词各类文字百余篇。


阅读碎语:

阅读导言部分,发现译者翻译得很好,在这篇读书笔记中,应有一块对译者的介绍。

p33,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有一种感觉,《宇宙探索编辑部》电影的编剧或许读过这本书。

对雪莱对评价,让我想看他的诗,仅活到29岁。

卢克莱修这篇,作者在阐述一种观点,诗和哲学只是表达形式对差异,但都是在思想和意识源中提炼和“榨取”。

诗,是宇宙的答案;诗人,是泄密者。

这本小册子,遣词造句太抽象,一走神溜号就要重新读一遍。哎,手机在身边,读这种书,很消耗。

不是,从但丁中间部分开始,我就搞不清楚我都认识但不明白意思的文字了。诗要用这种意识形态的东西解读吗?不是用灵魂读诗,怎么现在好像在用脑子理解意思呢。好头疼,好头疼。

卢克莱修,写自然诗歌的,作者的解读好歹能看懂;但丁写神学,道德寓意诗歌的,作者的解读……啊……

卢克莱修的《物性论》、但丁的三部曲、歌德的《浮士德》,这几部作品如果能事先看完,看这本书应该会更有感触。事先没有被评作者的作品铺垫,阅读这类书,实在是完成度不高。后续要减少这种依赖性的阅读,先……再……


导言:

卢克来修,自然主义诗人。
但丁,超自然主义诗人。
歌德,浪漫主义诗人。


第一章 卢克莱修

德谟克利特(希腊文:Δημόκριτος, 约公元前460年~公元前370年),出生在色雷斯海滨的商业城市阿布德拉,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率先提出原子论(万物由原子构成)。
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希腊文:Λεύκιππος, 英文:Leucippus 或 Leukippos. 约公元前500年 – 约公元前440年)的学生。

伊壁鸠鲁(希腊文:Έπίκουρος,英文:Epicurus,公元前341-前270年),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无神论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公元前341年,伊壁鸠鲁出生于希腊萨摩斯岛。因曾跟随德谟克利特的弟子学习哲学,深受德谟克利特学说的影响。公元前310年起在小亚细亚各城邦教授哲学,在公元前307年建立伊壁鸠鲁学派,传说中该学派的成员都居住在他的住房和庭院内,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因此也被称为“花园哲学家”。伊壁鸠鲁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在伦理学上主张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并要学会快乐。公元前270年,伊壁鸠鲁在雅典逝世。他一生的著作多达三百多卷,其中重要的有《论自然》《准则学》《论生活》《论目的》,现存的仅有一些残篇

卢克莱修,全名是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Titus Lucretius Carus,约前99年~约前55年),罗马共和国末期的诗人和哲学家,以哲理长诗《物性论》(De Rerum Natura)著称于世。他继承古代原子学说,特别是阐述并发展了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的存在是永恒的,提出了“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的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神创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有其自然发展的过程,人们只要懂得了自然现象发生的真正原因,宗教偏见便可消失。承认世界的可知性,认为感觉是事物流射出来的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结果,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和来源,驳斥了怀疑论。认为幸福在于摆脱对神和死亡的恐惧,得到精神的安宁和心情的恬静。著有哲学长诗《物性论》。

一切生命都追求他们认为能够得到的最大幸福。但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全都目光短浅。哲学家的事业就是预见和追求真正可能得到的最大幸福。在这个如此艰难的世界上,这主要在放弃和克己中才能找到。如果你不要求什么,那么事情就很可能不会让你失望。重要的是别当傻瓜,但这并不容易。

他(卢克莱修)自己是够好斗的和够多事的——因为时常是我们的困境而不是我们的造诣决定着我们的理想。

对纯粹对感觉着迷并企图写有关它的诗的诗人不叫印象主义者,而叫象征主义者。因为他们在试图描绘某种绝对感觉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是在描绘感觉所至的有关领域,或者描绘他们在幻想中所激发出并活动着的关乎此种感觉的种种情感或模糊的思绪。他们变成了——也许与他们的意志相反——心理的诗人、精神之钟的敲击者、意识的偶然弦外之音的听众。因此我们把他们称为象征主义者,也许在这个术语中添加了某种贬抑的色彩,仿佛他们都是那种空洞的、虚浮的、过于精细的象征主义者。因为他们纵情玩弄事物,使事物成为他们思想的象征,而不是明智地改进他们的思想,把他们的思想描绘成事物的象征。

——很抽象,不太好理解。

这个世界的道德剧,是为加强和提炼避世哲学而巧妙设计的,物质事物的消长和尘世激情的假象向伊壁鸠鲁提示了这种哲学。卢克莱修研究迷信,但只是作为它的敌人去研究-自然主义诗人应是不存在的事物的敌人。他的敌视态度使他对对象的某一面视而不见,即它更为美丽的那一面。这使我们对他所认识的丑恶的那一面的看法产生怀疑。总的来看,被人类想像力的一切其他产物包围着的迷信,不仅本身楚楚动人,成为悲剧与喜剧的首要主题,而且它还强化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并且说明它可以延伸到最复杂最富有感情的存在的领域。


第二章 但丁

但丁·阿利吉耶里(义大利语:Dante Alighieri,义大利语:[ˈdante aliˈɡjɛːri],1265年—1321年9月14日)全名杜兰提·第·阿利吉耶罗·戴尔·阿利吉耶里,意大利中世纪诗人。他是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他的史诗《神曲》留名后世。他在意大利被称为至高诗人,也是意大利语之父。[2]但丁是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也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称为“文艺复兴三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


有了一种新哲学的纲领。事物应该从它们的用途或目的,而不是从其他成分或前提方面来理解。

我们缺乏使伟大事物同化于我们真切感觉到的细小事物的能力,因此时常不能多多感觉这些伟大事物。在这方面,但丁具有柏拉图式恋爱者的艺术:他能扩大他激情的目标,保持它的温暖和馨香持久不衰。

——关于宇宙的奥秘,是不是只有诗人最懂?

学者们将永远为但丁这些自白的确切缘由和意义而争执不休。也许学者并非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人选。这是一件需要文学训练和移情想像的事。它应留给读者以精妙理解力去解决,如果读者确有这种理解力的话。而如果这位读者没有这种理解力,那么但丁不会对他打开心扉。他的晦涩风格是他防止志趣不同者入侵的一种保护。

——这个实在是有意思,激发了一种检验自己是否是但丁知己的欲望。

对于一位诗人或一位哲学家来说,这个概念的价值不在于它正面包含的东西,而在于他对真实体验采取的态度。也许这样说更好些:有了理想并不就意味着想像之中有了意象,有了多少能够清晰表达的理想境界,而是意味着对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采取一种一贯的道德态度。判断和协调我们的趣味,建立一种善恶等级,不是用随意性的个人印象或直觉,而是按照事件和个人的真实本性和倾向来评价它们。这样理解的话,一种终极理想不仅是哲学梦想者的幻想,而且是诗人和雄辩家的强大而又热情的力量。它是他的爱或恨、希望或忧伤的宣示,它把世界理想化,向世界提出挑战,或谴责着世界。

——呵呵,这段,我一字一字的读了两三遍。好像明白了,又好像卡哪了。

道德的想象力自己织成了一种寓言式的哲学。

虽然但丁不能认为他那些有关地狱、炼狱和天堂的幻想就是确切的真相,但他深信存在实际的天堂、炼狱和地狱,那是上帝为接受不同功过和脾性的人而特意制造的。所以,除非诗人的想像回应神的启示,否则它只是人的想像,不是预言性的想像,尽管它也是真实可信的想像,按照自然的方式运行,并能在经验充分认识事物之前预见事物。但丁对道德进行的客观化,他给予理想美德与邪恶以可见形式和各自处所的艺术,对他来说完全是一件严肃的哲学工作。上帝按此原则创造自然和生命。诗人的工作方式重复着创世的奇术。他的象征性的想像反映了这个象征性的世界。它不仅是人为的和主观的寓言,它也是对事实的真诚的预言。
这件事情有个奇异后果。也许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一位系统的道德家做故出的分类指导了一位伟大诗人的幻想。亚里士多德已对各种美德及其对立面做了区别、命名和分类。
善——这是亚里士多德以及所有古希腊伦理学家的基本思想——是自然追求的目的。
如果人的动物性部分强于他的理性,那么他就无法自制也就是说,他就陷入色欲、暴食、贪婪、恼怒或者傲慢之中,不能自制来自对某种善、人性向往的某一部分的过度或不合时宜的追求:因为食物、孩童、财产和性格都是人性的善。

——这段很有意思,为什么把非理性的恶归类为动物性部分。其实动物并非都带有这些恶习,它们很少自相残杀,更是社会性的标杆,其他的也很牵强。

但是,官能的失调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出现。不是理智,而是好斗或凶猛的性气失去控制,导致暴力之罪。暴力像失去自制一样,本身起源完全是自发的。如果它不出击,不想出击、伤害别人的话,它并不是可憎恨的。因此,除去失去自制之外,它的里面还有恶意。对其他人的恶念可能由傲慢产生,因为他想高于他人;也可能由妒忌产生,因为他憎恨他人高于他自己;或可能由报复的欲望产生,因为他对受到伤害感到恼火。这几种罪比那些愚蠢的失去自制更为严重。它们使道德世界变得更为复杂;它们引入了额无数利益的对立,以及永远不断的自我扩张之罪。它们是可憎的。但丁对受这些罪之害的人怀有较少怜悯:他记得这些犯罪之人造成的伤害,他对参加神的审判感到一种快乐,他将快乐地痛斥他们。
但是,比暴力更坏的,是狡诈。即那些听命于自己放纵或者恶意滥用他们理性天赋的人的罪。把长处转变成罪恶;把理性,亦即建立了秩序的官能,转变为组织失调的手段。这是真正撒但式的邪恶:它把罪恶变成一种艺术。但是甚至这一邪恶也是有级别的,但丁区分出了十种不诚实或小欺骗,以及三种奸诈。
在情感上,这些后果常与造成它们的事件相反。使得这种相反成为可能的,是这样一种理论,即正义的报应是不完全的,美德不会得到充分的报答,邪恶也不会得到充分的惩罚。按照这一理论,此岸生活包含的只是我们的部分体验,然而决定着其余的体验。彼岸生活是第二种体验,然而它不包含任何新的历险。它已完全由我们在人间的所作所为决定。这就像树倒下来就躺着不动一样,死后的灵魂是没有什么主动性的。

但丁并非一位单纯的热爱善的人,他也是一位强烈地憎恨恶的人。

诗是原始经验的稀释、重新处理和反响,它本身是亲近事物的理论形象。


第三章 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又译瞿提,生时约翰·沃尔夫冈·歌德,亦作Göthe([ˈgøːtə]),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法兰克福,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为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戏剧、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一名伟大的德国作家,也是世界文学领域最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在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票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活动中,他排名第七,次于第六伟大的音乐家巴赫。


我只管在世间到处漫游;
把一切欢乐紧紧抓在手里,
不能满足的,就将它放弃,
逃出掌心的,就让它脱离。
——《浮士德》

哲学家们毕竟还不有这一超过文学家的优点,他们的思想更加富于组织性,因此更加容易传播开。他们的思想较少传播影响,而较多传播种子。

浪漫主义-思想(网络摘抄):
1、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浪漫主义对法国大革命后的现实极为不满,往往把非资本主义的生活加以理想化;浪漫主义作家深感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枷锁,于是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他们特别重视爱情题材,对人的梦境也进行了大量的描写。
2、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
由于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的恐惧和憎恶便成为浪漫主义诗人共有的特点,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则成为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在他们的笔下,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鄙俗形成强烈的对比,一些非凡的人物往往出没在大自然中间或奇异的和具有异国情调的环境里。他们标举卢梭的“回归自然”的主张,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浪漫主义作家不仅歌吟本国自然之美,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如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地中海沿岸各国,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哥特式的建筑,古代的废墟等等。
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从司各特开始,至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许多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他们的描写不重在反映历史真实,而在表现自我的想象,往往只是撷取历史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在史书上语焉不详,可以任凭作者自由驰骋。有的浪漫主义者美化了中世纪封建宗法制度,把中世纪当作“黄金时代”以与资本主义来对立。
4、重视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
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都是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为此还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这是因为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其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自由,语言通俗。

任何一种浪漫主义理想一旦实现,就再也不会令人着迷。无论我们获得什么,我们的不满足一定是永恒的。

——作者对歌德笔下地灵梅菲斯特的心理解读,真是有意思。梅菲斯特,应该是死神吧。

它并不是以来世受难为代价购买现世享乐的交易。因为无论是歌德、浮士德、还是梅菲斯特,都不认为这些享乐是值得的,或这些受难是可能的。

这就是绝对的浪漫主义精神的特征:当它完成某件事时,它就必须发明一种新的兴趣。它不断寻找新的游戏;它总是处于变得极为厌倦的边缘。

思辨的理性宣称,对于平凡人来说只是一系列的失败与错误的生活,就是可能的最好的生活。

事物的不完美的形式是永恒的形式,印此一时不完美的事物正因为它是不完美的,所以它又是完美的。活着,就像我们这样活着,如果我们只能这样活着,那么活着便是生活的目的和顶峰。我们必须不断进步,我们必须对自己不满足,这就是应有的态度,这就是有意的姿态,必须坚持不懈。但是,当我们感到这种不满足时,我们完全地满足了。在我们投入比赛又不断失败时,我们为上帝赢得了比赛。

因此,一切事物都值得追求,没有一种事情将会带来满足——除去这种无穷无尽的命运本身。

事实上,诗歌方面浪漫主义态度的伟大之处,以及哲学方面先验方法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们把我们重新置于我们体验的开头。它们打破时常是累赘的和混乱的常规,使我们回归到自我,回归到直接感觉和原生意志。而这看来才是真实和必然的起点。如果我们都未从自己的蛋壳里生出来,没有窥见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的确也还是存在着,正如一千个尚未发现的世界现在存在着一样,但是这些世界对于我们来说,它并不存在着。基于两个原因,这一明显的真理用不着强调:第一个原因是常规知识,诸如我们的科学和道德观念所提供的,时常是头重脚轻的。它所断言并强加给我们的大大多于我们的经验所确证的-而我们的经验,它是我们向着真实的唯一入口。第二个理由与此相反或相对。因为常规知识时常忽略和似乎压制了对于我们来说和孕育了常规知识本身的那部分体验同样重要、同样实际的另外一部分体验。对于灵魂来说,公众世界过于狭窄,并且过于神秘,过于寓言性。因此,浪漫主义反思具有双重效用,即批评和唤醒一折掉死去的树枝,喂给饥饿的嫩苗。正如康德说的,这一哲学是宣泄的:它给人净化并给人自由;它意在使我们开始更生,开始健全。

追求多样、追求无限、追求永无终止,这是浪漫主义生活的本质。我们能不能说,就其直接性而言,它也是一切生活的本质呢?能不能说,只有就本身不是生活的事物一目标、理想,以及无法体验但可构想的一切一-而言,生活才是理性的和向前进的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根本的和不可分割的卓越之处:它的真诚、它的自由、它的丰富、它的无限。由此,我们也能看到它的局限,亦即它不能固定于或依赖于它的任何理想,盲目地相信宇宙也和它自己一样顽皮任性。因此,自然与艺术也总是从它的指缝间溜掉。它顽强地体验,但将不会在体验中学到任何东西。


结语

然而,诗歌与哲学都是文明化的艺术。它们适合于某些特殊的天才,他们在特定的时代与地点成功地成熟了。一位仅仅游向感觉之海,试图描绘一切真或不真、人的或非人的可能事物的诗人,只会把材料带到艺术的作坊里。他成不了一位艺术家。除了歌德的天才之外,他还得加上卢克莱修和但丁的天才。

——谁是下一个令人尊敬的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