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完-3.5

作者: 成甲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出版年: 2017-2-1
页数: 276
定价: 42.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8671581

2019.09.23
赵VP推荐必读的第2本书,本周三,就有成甲本人来做分享,所以必须得赶紧看完。幸好kindle ul免费。
读了2篇序,第2篇很有居心,到底在给别人的书写序,还是在推广自个是干啥的,搞了哪些玩意儿。本书内容主题——知识管理。刚刚,有一种感觉,刷自己存在的人,还是要混圈的,哪哪都有圈,你有名,圈想圈你,你没名,你想贴圈。
作者序:一切的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
对于作者序的评价,我感觉也很一般。看是诚恳,其实一点都不诚恳。看似低调,其实高调得可以。推荐个人的公众号,还没follow,粗略看了下以往的文章,笔者真是一个好的营销者。品牌营销里有个策略就是“借光”,篇篇都是绝对的真理式命题方法。至此,实在无法喜欢这个作者。

2019.09.25
晚上6:30,参加成甲的分享培训,先不说此次分享的功利意图,2个小时的信息传递也是可圈可点的,大概20分钟后,他才进入放松的表达状态。不运动+糖尿病后,对于脑子不接收的信息,其反馈是最为真实的了,我睡了,惶惶恐恐地迷糊了一阵,但后续成甲进入状态后,我也就清醒多了。一直听到完结。有两点需要说明的:
1、看书的内容+主观认定,对笔者表达内容的态度,有主观放大作用。成甲本人在分享中的姿态一直很平易,虽然也有自我宣传,虽然也是很多的个人成长。
2、这本书,我一直质疑的点,方法论格式化在某些层面的不适用性,笔者在会场也表达了:人类创新不是来自确定性,方法论(确定性)解决的是物质维度的问题,而非人文社科。
夜里12点多了,我在浏览《得到》这个app,发现收费知识分享越来越产业化。越来越被宣扬推广为一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来接受。信息泛滥,知识参差,你需要一个意见领袖,专家来帮你辨别,帮你快速了解世界,知晓各行各业的面貌。简言之——信息/知识快餐。天天吃快餐,还要用方法论细品回味,把信息/知识沉淀。我承认这类快餐,在快速获取信息,在把别人传输(给你洗脑)信息当作自己观点层面,的确高效,便捷。与人装b,瞬间被圈定为同类人,混圈必备。然后呢……
知识要积累,智慧要沉淀。快餐是渠道,填饱肚子生存,但不会幸福感品质。套路(方法论)也是快餐,是桎梏,如果套路化学习,就跟扩棋盘一样吧。可多尝试,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别被欺骗。人的成长靠智慧,不是靠知识/信息。但,几千年,人的长进也没多大,除了物质,意识层面的进化也还那德行。
信息/知识在意识层面的留存有多深?联网有多广?渠道重要吗?各取所需吧。如果孤岛上,啥也没有,那有个声,我觉得是最美好的事了;如果有个书房,里面排了号等着阅读的书,音响是听大提琴的,显示器是播放公开课的,也相当不错。

2019.09.27
昨晚小区里快走时,又来了个念头。有这个想法的触发,主要是2点:
1、为何我对表层方法论的书籍很不屑(自带主观认知)。
2、成甲分享会上的最高层级(宏观)的认知,定向为哲学层面。因为这2点,我才意识到,不同人的读书顺序有差异。我困惑时,直接从底往上掘;而有一些人是从上往下挖。
生存这么多年,表层的东西乃至产生的困惑,不足以让我采用后者的方式来解惑,从下至上或许对我来说是最佳方向;而对很多相对更为年轻,或者寻求具类更多问题的人来说,挖掘共性困惑,逐层下探也是在解惑。但,终究可以在某一层级相遇。但,一些表层三观气味不的信息我是肯定不会触及的——可以接收(过)最底层的迥异,就不愿轻易接收上层的解读。

引言
“在我的定义里,只有能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笔者的论调,能被应用的信息,才是知识。以知识受众来评判知识的定位,不是客观存在。对于这个评定,实在不能苟同。知识就是客观存在的,受体不受,知识就是信息?对于什么是知识,始终不能(不可)以受体是甲方的姿态来评定。学生记性不好,没有学以致用,不是学生自己的问题,反而说学的都不是知识,只是被信息“抚摸”了!?
笔者太“擅长”制造自己的定义。通常这类人,急于标榜自己的存在,树立自己的门派。更不喜此作者。

第一章
笔者将知识也分三六九等,定义出“临界知识”。美团的胜出,归因于知识深度的胜利。哎哟,这个,真是get不到笔者的点。要我理解还是资本够坚挺,王兴够坚持信念……如果可以通过各种维度解读一个结果(成功or失败的结果),又应了那句,一旦我知道答案,所有事情都是显而易见的(Everything is obvious,once you know the answer)。
笔者的斜杠青年的观点,我还是受用的,说得在点上。

第二章
哎,笔者攒别人观点说自己论断本无大碍,但就是作者的表述方式,让人觉得哗众取宠得厉害,厌得慌。
“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侧重点非常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高铁新城这个案例,的确存在,家乡的高铁站真的好像没什么起色,虽然一直在往高铁站引流。但乘客也不买单,依旧是市区火车站最有人气,票先无。
学以致用,高频反思,应该是笔者的论调。
忽然间,有个问题,深度认知/学习也好,反思也好,寻找更优方案也好,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体验更优?人认识不到愚昧时并不知道自己深陷愚昧。为了职场游刃有余?这个或许可能,聪明人总会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简言之,意识不到时,即不存在;意识到了,受益之处是更广泛渠道的获取物质和虚名。也许会强调,自身不是更强大了么,能力更强了么,那高僧悟道更深,更明白,获取内心深处的体验,人家说啥(卖弄)了,表现啥(显摆)了,获取非悟道之外的其他啥了!以强调内心的进阶升维来获取外界的更多“实质”。
笔者要求新员工入职第一天坚持一件事:每日写反思日志。这是助力员工成长,还是强行传递价值观。如果不坚持的话,那烂泥扶不上墙的烂泥是不是就这样又被定义了,最后,这个公司就是一致,一样的标准化,用一样思维判断事物的人存留了(所谓的价值观认同)。学习是自发的,强迫不来,悟性是自身的,灌输不来。可以建议,但不可要求。
除了判断,其实还有一种思维模式,就是表达。我不觉得创造是通过不断地聚焦反思达成的,不是循环校验触发的,是探寻更多触角,更多可能性——看行业吧。此学习的方法论调,适合在平庸的职场获得最优的物质可能性。
为何笔者一举跟自己有关的例子,就是各种光环的调调。
看了笔者举例属下的二篇反思日志,从最初一个从表面看问题的白纸(发现问题者-有活力的生命),已经“进化”为头头是道bb的套路者(自以为价值者-职业僵尸)。工作多年,最恐遇上这种看似聪明,看似了解本质的人,此等的“聪明”人,大多成事不足,搅事有余。强调自己的方法论(过度解读),而忽视最显而易见的直观表象。尊重人的多元体现,不要格式化,套路化。


“我把问题归因于自己——事情是没错的,是我的方法有问题。”这种对待问题的心态,还是好的。“刻意练习:……关键在于受训者必须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才能真正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心理表征,笔者用自己所理解/所强调的方式和理念进行了阐述。其实,本人理解,心理表征,是更高维度的悟,悟到,领略到或更广泛、或更深邃的维度。思考是一个方法,感受也可以达成,而对艺术而言,除了技巧维度的思考精进,最好去用感知来理解,来触碰。反对过度思考:适当思考易于明白,过度思考困于圈套。人类千年,“思考”给人类的价值是啥?思考人生or感悟人生?莫过于强求,莫过于夸张。


坦白讲,我不喜欢读此类书。我知道自己需要从书中获取的是什么,而不是被“教育”格式化地进行“思考”。思考得再明白,也不见得能理解明明浅浅就可以感悟到的事。思考是逻辑派出去的光鲜贱货!

又见笔者自传——心路历程。《好好学习》,这本书是个混体啊,前面方法论,后者情感抒发自我认知。一群圈内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