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完-4.9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作者: 周国平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出版年: 2012-2
页数: 305
定价: 2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4723787

 

 

 

 

 

2018年,开年第一本书,没给小说,没给哲学,给到周国平笔下的尼采。

对于尼采,自带崇敬。相比于笔者,才知敬畏的崇敬为何。熟悉,用精神去深度地了解一个人,才敢说是”认识“。这本书后,会接收作者很多主观评价,先入为主。

经历17年的人生无意义,不知道尼采的哲学,要发掘人生怎样的意义。

就周国平对尼采的解读,目前读了1/4多了,内心感到强烈的恐惧感。激烈,在两种极端中跑火车的激荡。对生命的肯定=对死亡的肯定。接受死亡,才能体悟到生命。

年29这天,把这本书看完了。一本300页的书,看了1个半月。

作为一个去解读一个思想者的笔者,要投入多少,要了解多少,能写出这样一本书。之前还略有担心,受笔者主观影响而另自己的认知被“拐带”,而看完后,却有一种情怀,周国平对尼采的了解和理解,哪里还需要自己的浅薄存在。


摘抄一大堆的文字:
世纪末的漂泊者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尼采说,“通向智慧之路”有三个必经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合群时期”,崇敬、顺从、仿效随便哪个比自己强的人。第二阶段是“沙漠时期”,束缚最牢固的时候,崇敬之心破碎了,自由的精神茁壮生长,一无牵挂,重估一切价值。第三阶段是“创造时期”,在否定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肯定,然而这肯定不是出于我之上的某个权威,而仅仅是出于我自己,我就是命运,我手中抓着人类的阄。

许多人的所谓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书籍、知识、他人的思想都只能拿来为我所用,而不应当成为目的本身。

一个哲学家首先必须是一个真实的人,即一个天性健康、真诚、有创造能力的人。

哲学家的命运
“我孤独了。”啊,你配吗?

人生的辩护者
以寻求人生意义为使命的哲学,结果却是全然否定人生的意义,这不是彻底的失败吗?尼采不能容忍这样的失败。纵使人生本来没有任何意义,我们也要赋予它一种意义。

尼采的结论是,用生命力的蓬勃兴旺战胜人生的悲剧性质,这本身就是人生意义之所在。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世界的自在之物,一切现象包括个体的人都是意志的客体化即表象。意志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冲动,个人受这种冲动的驱使,不断地产生欲望。欲望意味着欠缺,欠缺意味着痛苦。所以,一切生命“在本质上即是痛苦”。当欲望休止,又会感到无聊。人生就摇摆在痛苦与无聊之间。不止于此,作为世界本质的生命意志是无限的,它在有限的个人身上必然得不到满足。人的个体生存的必然结局是死亡。人生如同怒海行舟,千方百计地避开暗礁和漩涡,却走向必不可免的船沉海底。所以,个人应当“认清意志的内在矛盾及其本质上的虚无性”,自觉地否定生命意志,进入类似印度教的“归入梵天”、佛教的“涅槃”那样的解脱境界。

笑一切悲剧
尼采认为,叔本华在逻辑上是不彻底的。既然生命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它就是永恒的,必然时而毁灭个体生命,时而又产生个体生命。这表明了自然界本身生命力的强大。在悲剧中,通过个人的毁灭,我们正应该体会到宇宙生命的丰盈充溢才是。个体生命的毁灭本身是生命意志肯定自身的一种形式。悲观主义因为个人的毁灭而否定整个生命,乃是一叶障目。悲剧之所以能通过个体的毁灭给人快感,其秘密就在于它肯定了生命整体的力量。

既然宇宙生命本身生生不息,个体生命稍纵即逝,那么,要肯定生命,就必须超越个人的眼界,立足于宇宙生命,肯定生命的全体,包括肯定其中必定包含的个人的痛苦和毁灭。这是酒神精神的真髓。

要解决个人生存的意义问题,就必须寻求个人与某种超越个人的整体之间的统一,寻求小我与大我、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无论何种人生哲学都不能例外。

没有痛苦,人只能有卑微的幸福。伟大的幸福正是战胜巨大痛苦所产生的生命的崇高感。

不管生命多么短暂,我们要笑着生,笑着享乐,笑着受苦,最后笑着死,这才不枉活一生。

强力意志
因为弱者是多数,而且善于通过忍耐、审慎、伪装、狡诈来保存自己;强者为了追求强力却不惜牺牲生命,较容易毁灭。

求力量之增强既是生命的本质,又是意志的本质,从而也是生命意志的本质。通过这一说明,尼采为在叔本华那里无目的无意义的生命意志确定了目的和意义。

争优胜,能自制,爱战斗,富于进取精神,这就是求强力的意志所追求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全在于生命力最高限度的发扬,痛苦和刺激提高了生命力,加强了力感和生命感,因而也化作了快乐。生命的本质在于强力,追求并且体验这种强力,也就实现了生命的意义。

永恒轮回和命运之爱
悲观主义是真理,但是人不能靠真理生活。原来,世界和人生本身是无意义的,意义是人赋予的,是人为了生存替自己编造的谎言。

人是一个试验
尼采人性观的出发点就是人的本质的未定型,由此而有了人的自我超越性,人的自由和创造性。

马克思认为,人是通过劳动自我创造的,尼采则认为,人的自我创造的途径是评价,而且往往是错误的评价。

强调人的自我创造,这是马克思、尼采以及许多现代哲学家的共同立场。

一,他总是不完全地看自己;第二,他给自己加上虚构的特征;第三,他在一种对动物和自然的错误等级秩序中感觉自己;第四,他不断发明新的价值表,并在一段时间里把它当成永久和绝对的,于是,时而这种时而那种人类的冲动和状态居于首位,因为这种评价而被高贵化了。如果除去这四种错误的作用,也就没有了人道、人性和‘人的尊严’。”

生命本无意义,要赋予它以意义,怎么能不说谎?

尼采的人性观以肯定人的生命本能为前提,以主张人的超越性为归宿。

人要为自己的生命提供一种意义,这意义超过生命本身的意义;人的自我创造需要一个目标,这个目标高于人自身:这就是人的自我超越性。“创造一个比我们自己更高的本质即是我们的本质。超越我们自身!这是生育的冲动,这是行动和创造的冲动。正像一切意愿都以一个目的为前提一样,人也以一个本质为前提,这本质不是现成的,但是为人的生存提供了目的。”

评价就是创造
自由在于创造,创造在于评价,尼采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我们手中握有通过评价决定人类自身命运的自由。

迷失了的“自我”
对人生意义的真实领会与真实“自我”的发现本是同一回事情。

尼采认为,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

无条件地服从外来意志,例如宗教和国家,放弃自己的意志和责任,这是一种最轻松的处世方式。拒绝一种愿望总比调节一种愿望容易,放弃个性总比发展个性容易。

尼采式的个人主义,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他提出的这要求:“成为你自己!”

健康的自私
达到自由的证据是什么呢?就是“不再羞于自己”。“高贵”的标志是:“不怕面对自己,从自己不期待任何羞耻之事,无忧无虑地飞翔,任我们被驱向何方——我们生于自由的鸟儿!”

科学的极限
生命僵死之处,必有法则堆积。 ——尼采

尼采首先从所有这些方面对理性主义做出了全面批判。他竭力证明:科学不能为人生提供真实的意义;并无一个合乎理性的本体世界,世界的意义靠人去赋予;一切理性事物都具有非理性的起源;人的心理中有一个无意识领域,其中潜藏着人的意愿和行为的真正动机。

凡是具有非理性主义倾向的现代哲学家,几乎都是深层心理学家;另一方面,弗洛伊德以及其他深层心理学家,在一定意义上也都被当作哲学家看待。

尼采把苏格拉底称作“乐观主义的科学精神”的“始祖”。

科学的极限,首先表现在科学以逻辑证明的严格性自豪,然而,任何科学体系都以某种不能由逻辑手段证明的公理为前提,这种公理是“一种专横的、绝对的信念”,因而也就是信仰。所以,“即使科学也是建立在一种信仰之上的,根本不存在‘无前提的’科学。”其次,更重要的是,科学所自命的那种普遍有效性根本就是一种幻想。

在尼采看来,人生并无现成的目标和意义,为了给人生提供一种目标和意义,首先需要的是巨大的人生热情。“我不相信太冷的心。不能说谎的人,也不知道什么是真理。”然而,科学恰恰“是冷漠而枯燥的,它没有爱,对于深刻的不满和渴望之情一无所知”,“科学不论在何处都只看见认识问题,在其视野内苦难原本是某种与己无关和不可理解的东西,至多又是一个问题罢了。”

在尼采看来,科学精神是一种浅薄的乐观主义,它使人浮在生活的表面,追求物质的繁荣,以这种繁荣给人生制造一种虚假的乐观气氛。他无限缅怀他想象中的古希腊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审美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人生的悲剧性有深切体验,而从充满生

“真正的世界”的寓言
尼采饶有风趣地描绘了这个过程。在柏拉图那里,这个世界是凡智者、虔敬者、有德者皆可达到的,他居于其中,他就是这世界。在基督教中,这个世界仅仅被允诺给智者、虔信者、有德者即给悔悟的罪人。在康德那里,这个世界既不可达到,也不被允诺,黯然存在于永不消散的迷雾之中。到了实证主义者那里,它存在与否也不可知了。尼采称之为“理性的第一次哀鸣”。终于,尼采自己出场,干脆宣布废除这个“真正的世界”。只有一个世界,这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生成变化着的现实世界。

理性的原罪
人们总是错把熟悉当作认识,其实,熟悉即习惯,而习惯了的东西正是最难认识的。

真理是“一种原则上是伪造的体系在生物学上的利用”,是人类的一种有利于保存族类的“无可非难的错误”。“认识的力量不在于它的真理程度,而在于它的古老,它的长入人性,它的作为生存条件的性质。”

脑中的逻辑从何而来?当然来自非逻辑”。“把相似物当作相同物处理这种占优势的倾向,这种非逻辑的倾向——因为本来就不存在相同物——最初创造了逻辑的全部基础。”观察太精确、推论太迟缓的生物不适于生存。为了生存,宁肯决定而不必正确,宁肯错误而不愿等待,如此养成习惯而化作逻辑。

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逻辑、理性范畴都只是“有用的伪造”。不过,即使是伪造,仍有其功用。尼采并非要我们抛弃这些理性手段,他是要我们如实地把它们看作手段,而不要看作真理,甚至看作世界的本性,把相对性绝对化了。

道德无非是对于人的冲动和行为的一种评价和排位。

审美活动的非理性性质又要超过认识活动和道德活动。“‘全部美学的基础’是这个‘一般原理’:审美价值立足于生物学价值,审美满足即生物学的满足。”“美属于有用、有益、提高生命等生物学价值的一般范畴之列……久远以来提示着、联系着有用事物和有用状态的种种刺激给我们以美感,即力量增长的感觉。”

凡是导致人类总体生命兴旺的,就是真的、善的、美的,否则便是假的、恶的、丑的。

挑开意识的帷幕
总之,“思想是一回事,行为是另一回事,行为的印象又是另一回事。因果之轮并不在它们之间转动。”

抑制在少数情形下导致冲动的消失,在多数情形下却驱使人寻求变相的满足,用精神分析学的术语说,就是“移置”。

语词的化石
人人争着说话,可是谁在思想呢?

上帝死了
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人生并无所谓“永恒的背景”,人,而且只有人才是评价者,一切价值都是人自己建立的,人必须自己来为自己的生活探索一种意义。

超于善恶之外
你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你的需要,而不是出于某种道德观念,道德不过是你对于你的行为动机的一种不正确的解释。

尼采指出,欧洲传统道德靠两大力量维持。一是习俗。“道德无非是(也仅仅是!)对习俗的服从,不论它是何种习俗;而习俗则是传统的行为方式和评价方式。”之所以服从习俗,是由于怯懦和懒惰,于是怯懦和懒惰竟成了习俗道德的大前提。

欧洲道德的另一个支柱便是上帝的绝对命令。

一民族以为善的,另一民族以为恶,彼此都以对方为荒谬,其实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对于弱者是毒药的,对于强者可能是补品,在不同的个人之间,善恶也是相对的。哪怕在同一个人,善与恶也相辅相承:“人和树是一个道理。他越是想上升到高处和亮处,他的根就越是努力向地里扎,向下面,向暗处,向深处,——向恶之中。”善恶的相对性是尼采常谈的话题,他一再说,在崇高中有恶,创造的善离不开创造的恶,

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同情首先是一种弱者的心理。一个坚强的人,自己受过痛苦,并且能够忍受痛苦。他在人前隐匿自己的眼泪,怀着对自己的不满悄悄擦干。这样的人知道痛苦的价值,往往希望别人也不要看轻痛苦,出于对别人的尊重而不轻易流露同情。相反,弱者缺乏承受痛苦的能力,神经脆弱,对恐怖有着活跃的想象力,因而最容易发生同情。其次,同情与尊重是两种相反的感情,在同情中蕴含着对他人的不尊重。譬如说,我们对某人非常尊敬,羡慕,甚至崇拜,后来突然发现他有痛苦,并且需要我们的同情,这时我们就会欣然同情他,同时也削弱了我们对他的尊敬。同情一个人,意味着把他看成一个弱者,谁会去尊敬一个弱者呢?在同情的背后,还往往隐藏着一种不真诚。所谓同情,就是对别人的痛苦也感觉痛苦。可是在尼采看来,人们的痛苦是很难相通的,无论你怎样去体会别人的痛苦,只要不是身临其境,还是体会不了。最好的办法是尊重他连同他的痛苦,不要用你的同情使他的痛苦平凡化。那些爱表同情的人,内心深处是在寻求一种作为施恩者的满足。最明显的证据是,倘若他们的同情遭到拒绝,他们就会感到失望,甚至觉得受了侮辱,由同情一变而为愤怒。更有些人所谓的同情,不过是拿别人的痛苦当消遣。

尼采并非反对向痛苦者伸出帮助之手。问题是,第一,最大的帮助是唤起痛苦者的自尊自强之心;第二,帮助必须真诚,而真诚的标准仍是不伤害痛苦者的自尊自强之心。

道德并非从外面加于人生的戒条,而是人生智慧的结晶。

末人和超人
超人是尼采试图树立的一种人的形象的象征,是“一切形象的形象”。这一点很重要。尼采关于人的形象有过许多构想:充满酒神精神的生命的肯定者和生之欢乐的享受者,有着健全的生命本能和旺盛的强力意志的强者,有着独特个性的真实的人,超越一切传统道德规范、处于善恶之彼岸、自树价值尺度的创造者,不为现代文明所累得“未来之子”,等等。

“末人”的特征是什么呢?第一,没有创造的愿望和能力,不再投掷愿望的箭,不再诞生任何的星。他们眨着眼问道:“什么是爱?什么是创造?什么是愿望?什么是一颗星?”第二,谨小慎微,猥琐卑劣,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他们靠彼此磨擦来取暖。他们小心地走路,生怕绊倒在石头和别人身上。白天黑夜都有微小的纵欲,以为是幸福。不断用一点小毒品制造快乐的梦,最后的大毒害造成舒适的死。以工作为消遣,同时又留心着不让这消遣伤害了自己。第三,个性泯灭,千人一面。他们不再贫穷或富足,两者都太苦恼。

审美的人生
艺术,只有艺术,才使人生值得一过。

艺术化的本体
他之所以要把本体艺术化,又把艺术本体化,仍然是为了给人生提供一种意义。

世界本身并无意义,它不断产生和毁灭个体生命的活动本身也并无意义,如果你要用真理或道德的眼光去探究它的意义,你只会失望,会对生命本身失去信心。可是,一旦用艺术的眼光去看世界,无意义的生成变化过程突然有了一种意义,那就是审美的意义。

尼采主要著作
1870-1871 《悲剧的诞生》
1873 《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一部:《自白者和作家大卫·施特劳斯》
1873-1874 《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二部:《历史对于生命的利弊》
1874《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三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
1875-1876 《不合时宜的考察》第四部:《瓦格纳在拜洛伊特》
1876-1879 《人性的,太人性的》
1880-1881 《朝霞》
1881-1882 《快乐的科学》(其中第五部于1886年续写)
1883-1885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885-1886 《善恶的彼岸》
1887 《道德的谱系》
1888 《瓦格纳事件》 《偶像的黄昏》 《反基督徒》 《尼采反对瓦格纳》 《看哪这人》 死后出版的著作:《强力意志》(1901年第一版,1906年第二版)